新闻中心

会议动态 | 前5月大涨64.6%!中国新能源汽车“狂飙”出海,重塑世界汽车格局


  • 全球份额爆发式增长

6月11日,中汽协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在“两新”政策、新车投放及车展促销等多重利好推动下,5月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不仅单月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出口更实现爆发式增长,展现中国汽车产业强劲动能。


整体市场稳健增长,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8%

5月汽车出口55.1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汽车出口21.2万辆,同比激增120%,占出口总量38.5%;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出口7.4万辆,增速高达240%,远超纯电车型79.8%的增幅;前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插混车型增长达2倍。另据市场研究公司Dataforce当地时间6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85%,超过6万辆。


  • 中国汽车出口连年突破,全球登顶

中国汽车近年来强劲发力海外市场。2021年,汽车全年出口量终于打破在100万辆徘徊多年的僵局,一举突破200万辆大关。凭借这一成绩,我国成功超越韩国,在全球汽车出口国排名中跃居第三,仅次于日本与德国。2022年,我国全年整车出口量攀升至311万辆,超越德国,晋升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出口量达到491万辆,首次登上全球汽车出口国榜首。2024年整车出口量达641万辆,同比增长23%。


  • SAECCE打造多场国际论坛助力出海 

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将于10月21-24日中国重庆·科学会堂召开。SAECCE 2025助力中国汽车出海,打造多场国际论坛,聚焦车用低碳零碳内燃机技术、未来交通与出行安全、数字钥匙技术、智能座舱安全具身智能、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等海量议题


01 车用低碳零碳内燃机技术论坛

中国政府提出的 2030 年碳达峰与 2060 年碳中和目标,为汽车工业的低碳化、零碳化发展赋予全新使命与挑战。参照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3.0》及《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亟待突破零碳燃料(氢、氨、甲醇、电子燃料)在内燃机中的高效利用技术,同时研发市场急需的高效零碳排、近零污染内燃机及混动专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


在此战略背景下,本论坛聚焦氨燃料与车用零碳氨动力系统、碳中性燃料及车用高效内燃动力、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三大专题领域展开深度交流,精准响应行业、科研机构及高校的技术需求。论坛将特邀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发表专题报告,围绕技术痛点、应用场景及产业趋势展开研讨,共探汽车动力领域的前沿技术路径与绿色发展方向。


02 未来交通与出行安全国际论坛

随着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出行正面临诸多关键挑战:自动驾驶场景的复杂多变导致算法可靠性不足,弱势道路使用者安全防护技术亟待完善,车辆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估体系尚未健全,同时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亟需解决。


本论坛聚焦于通过车辆与交通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构建高效通信网络,实现安全可靠的决策机制,依托智慧管控优化整体运行,开展跨领域实践探索,并推动前沿技术在未来交通与出行安全领域的落地应用 ,全方位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03 智能汽车数字钥匙:从协议互通岛场景革命论坛

2024 年全球数字钥匙市场规模突破 30 亿美元,渗透率占乘用车销量 20%-25%,推动汽车加速进入 "无钥匙化" 时代。但产业爆发背后,UWB 等高安全方案受成本制约仅覆盖高端车型,主流蓝牙 / NFC 方案在复杂场景下存在连接不稳定、中继攻击等安全隐患,且作为车联网入口,与智慧停车、充电支付等生态的联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技术碎片化问题突出。


论坛将构建跨界交流平台,聚焦数字钥匙技术标准与安全、实践落地经验分享、产业协同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四个方向,邀请车企、科技公司、标准机构等多方代表已解决行业痛点为导向,推动协议标准化与跨行业协同创新。


04 智能座舱安全主被动融合技术及测评

智能座舱的普及推动自动驾驶安全向智能化升级,主被动安全融合技术成为行业重要方向,可在碰撞不可避免时提升整车安全性能。该技术也引发主被动安全协同解决方案与评价体系不成熟,现有测评体系缺乏协同工作的综合考量,无法反映实际碰撞场景的技术表现等新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与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确保新技术的有效应用。


本论坛聚焦 AEB 追尾乘员保护技术、融合感知与自适应约束系统设计、中低速碰撞乘员伤害防护方案、后向式座椅安全防护技术等关键领域,期望在新产品和技术的测评和开发应用方面达成共识,切实解决企业在主被动融合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